我是carol,我覺得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他的階段任務,而我目前正在工作、研究所以及婚姻的路上。
想到甚麼就隨筆紀錄是我的習慣,開張第一天,先用兩年前的準備考試的心得開始吧! 這個之前想過了,哈哈~~~~
是的,就在三年前我準備過可怕的教甄考試,由於筆試是第一關,很多人問筆試怎麼準備,以下為我個人準備筆試的方法喔~~~~~
時光回到三年前~盛夏!!~
2014年八月回國後,考了臺北市代理教師,真正開始準備是九月,在這十個月期間,我考了三場教甄,除了新北筆試差一題沒進複試外,基隆市(正取一)、基隆特殊學校(正取二)都被錄取為正式教師。以下是我的準備方式:
一、筆試
(一) 準備書目
換言之,就是「學什麼」。市面上有很多專書、考用書,我覺得花時間去翻翻看是必要的,畢竟要跟它們朝夕相處,找看起來最順眼的,會比較想閱讀喔。
我的閱讀順序是:
1. 內容包羅萬有,敘述白話:能了解知識的背景脈絡 (像歐x老師)
2. 以申論題型式書寫的:用主題的方式幫助思維
3. 考題解析型:一段內容敘述後,下面有練習題附詳解的,釐清混淆觀念
4. 條列型:針對考古題轉換後整理而成。(像戴x老師)
|
|
拆成小本好攜帶 |
按性質分類 |
我會把每一本都拆成小本,將所有書一樣的章節都綑在一起,按照自己想像的順序閱讀。
- 教育史、哲、社會學:教育學的理論基礎
- 教心:了解學生的心理
- 課程與教學:為學生設計課程、教學
- 教統測:知道學生程度
- 教育行政與政策:行政工作的學習
- 各國教育制度、比較教育:向他人取經
大家有發現這個邏輯嗎? 就是先當老師、再當行政,一直升等的歷程,每完成一個階段,就是一種鼓勵。大家可以自己想像,這些都是幫助記憶的方法。我發現在成效上,先以一本書當底,閱讀多次後,再把其他書當作補充資料來加深、加廣,效果比較好喔。
(二) 學習方法
也就是「如何學」。個人覺得這個部分相當關鍵,畢竟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。過程中,一面可以參考前人經驗,但按照個別化去調整學習歷程、環境都是必要的。
PQ3R是個好方法,讀的時候,我通常會給自己一點時間壓力。舉例來說,當基隆市開缺時距離考試只剩十天,我要複習教綜、特教以及國文。我的時間會這樣安排,第一遍:五天+第二遍:三天+第三遍:一天半+第四遍:半天,所以十天我複習了四遍。當然精細度要按時間來調配,時間少的話,只能複習不熟的地方,像我的文字學、語音學很弱,就特別花了一個早上搞懂,雖然基隆一題都沒考,但這部分已經不再是我的罩門。
我對國文比較有興趣,也向大家推薦徐老師的新書 <搶救國中小教甄國語文>。我只讀一遍,連題本都沒做完,這次中區國文考了78分,如果仔細讀過幾遍,成效應該會更好喔。另外,如果覺得自己國文底子不好,可以在網上找"丁威仁"老師的中國文學史教學影片,非常精彩,看了之後會覺得那些歷史人物都活靈活現了起來。
在其他科目,就要看個人的程度了。我的教綜幾乎忘光,所以直接補習,找到適合自己學習風格的老師比較重要;特教部分是我們的專業,除了讀完徐強外,就是作阿摩,近三年每個縣市,每一題都做三遍是必須的,而且每個選項都要弄懂喔。一樣基本的做完,才可以加深、加廣,包括收集新興議題。數學方面,我的底子不錯,但因為距離太久,又忘光了(嗚T^T),所以就請強者我弟來教,學習方法是直接下載中區近五年考題,試寫看程度、練習找解題關鍵、真的完全忘光就回頭看數學講義,雖然最後沒用上,但是搭個鷹架還是很重要的!
(三) 筆試啟發
教甄雖然困難,卻也是檢視自己夠不夠格成為正式老師的方法。過程中要思考怎麼通過筆試,那就要花時間瞭解自己學習的優弱勢,根據自己的條件來選擇報考的縣市,才能在眾多對手中脫穎而出。這樣的老師通常也會願意花時間了解每個學生,針對孩子的優弱勢進行教學,把孩子按特質放在對的位置。另外,我也覺得準備過程中,像懷胎十月一樣,一開始可能會沒有感覺,甚至出現不適(像我就長了小骨刺><);但到了中期,知識就會漸漸成型;來到後期,就要多多運動,準備讓教甄寶寶出來啦! 學習知識到一個地步,就能運用在任何情境。
縣市 |
筆試成績 |
準備重點 |
基隆市 (教、國合計) |
150分 (最低134) |
選擇題: 教育(特教加重)+國文 (如上) |
基隆特殊學校 (特教) |
67分 (最低62) |
選擇(40%)+申論(60%): 申論題是在有限時間內,要寫出有篇幅、有內容、有啟發的答案,不太能一蹴可幾,其中申論的架構、思考的流暢性尤為重要,有骨(架構)、有肉(內容)、有靈魂(啟發)應該是得分關鍵。(純屬個人猜測)
|
筆試結束已累~~希望帶給大家一點點想法喔~~~
#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,請幫我按讚+按廣告喔~~估奈
留言列表